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鱼台县环境保护局 > 政策法规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政策法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关键词:

鱼台县环保局

2017-06-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2017年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鱼台县城乡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编制日期:20170627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本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本表一式四份,一律打印填写。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运营、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017年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项目
建设单位
鱼台县城乡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法人代表
张军
联系人
任磊
通讯地址
鱼台县湖凌二路住建局北四楼
联系电话
15063760688
传真
 
邮政编码
272300
建设地点
鱼台县城区内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环境卫生管理N78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91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219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2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9.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及评价任务由来
鱼台县城乡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拟投资219万元建设2017年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项目,该项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鱼台县土地利用规划图见附图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鱼台县城乡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委托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我单位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对项目运营能力、主要设备、运营工艺及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收集了建设项目及周围地区的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研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4修订通过,201511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72修订,201691施行);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998]253号令,2000925施行);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33号,201561施行);
5《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7]4号)。
三、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行业类别、运营工艺、产品及运营过程中使用的运营设备没有涉及限制及淘汰类。因此,项目为国家允许建设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2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项目所在地交通运输便利,占地面积为910m2
根据《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凡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目录规定条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方可办理相关手续。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凡采用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或者运营明令淘汰产品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经核查,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的限制用地、禁止用地项目,本建设项目用地符合鱼台县发展规划要求。
综上,项目选址基本合理。
 

 

    3、鲁环函[2012]263号文符合性

 

 

为增加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规范性,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山东省环保厅制定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本项目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的符合性见表1-1
1-1  本项目与鲁环函 [2012] 263号文件相符性分析
原则
具体要求
该项目情况
符合性
一、基本原则
()项目建设与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
1.实施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机制。
2.各类园区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并将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作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
3.行业或园区规划变更应及时履行规划环评手续。
4.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
5.已建成的上述重点行业项目未进入园区的,应尽快迁入,否则对其改扩建项目不予审批。
该项目不属于重点行业,该项目用地规划符合鱼台县发展规划要求。
符合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要求
1.所有新、扩、改建设项目,均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设置环境风险评价的专题章节。
2.环境风险评价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扩、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
3.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经审查部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得审批该建设项目。
4.所有危险化学品运营、储存建设项目,选址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方可进行相关环评工作。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设置有环境风险评价章节。
符合
()区域、流域和企业限批要求
1.区域限批或从严审批。
2.流域限批或从严审批。
3.企业从严审批。
该项目不属于上述限批范围内。
符合
()建设项目审批的限制性要求
1.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
2.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其环评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环评通过后方可进行环评审查工作,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3.对于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
4.对于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改建、迁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其他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把握。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允许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位置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
符合
()南水北调流域的有关要求
1.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km之内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15km之外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应通过治、用、保实现区域污水资源化并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削减。
2.南水北调项目沿线区域涉及重金属排放、危险化学品等对水源地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
3.沿线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污染严重的项目。
4.南水北调流域其行政辖区内的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年度改善指标的,对增加废水排放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新上项目一律不批。
本项目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由槽罐车运至垃圾填埋场。
符合
二、重点行业其它原则
()涉及重金属排放
1.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严格把关,必须有市一级区域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区域还必须有市一级污染防治规划,其规划必须通过规划环评审批。
2.遵循按照以大代小以新带老以及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原则,明确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替代来源,并经省环保厅确认指标,实现非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零增长,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减排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3.要科学确定涉及重金属排放项目的环境安全防护距离。
4.对涉及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选址,市、县环保部门应出具预审意见。
5.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实行集中处理制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场应当符合全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集与处理发展规划和当地工业区设置规划。
该项目不属于重点行业。
符合
()造纸等高耗水行业
造纸行业必须符合省级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
()石油化工行业
1.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已颁布行业专项规划且未通过专项规划环评的项目。
2.项目涉及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运营、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在建设单位取得运营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前,不得审批其环评文件。
3.搬迁项目应对原址进行污染清除和生态恢复。
4.不得审批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和甲基溴运营装置。
()印染及染料行业
必须实行集中供热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
()农药行业
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
()热电行业
1.新建涉煤项目逐步试行煤炭等量替代,火电行业的总量指标实行行业控制,全省统一调配使用。
2.项目建设应符合市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的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在已有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企业自备热电厂;除大型石化、化工、钢铁和造纸等企业外,限制为单一企业服务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由上表分析可知,项目建设符合山东省环保厅鲁环发[2012]263号文件的要求。
4、与鲁环发[2012]77号文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环境卫生管理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规定,对本项目环境风险源进行了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做出评价,本项目在运营过程、原料和产品储运过程中,环境风险源较小,不存在重大的环境风险。
 

 

四、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2017年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项目。
2)建设单位:鱼台县城乡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鱼台县国土资源局用地规划说明见附件2)。
3)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
2、建设性质、投资、占地面积
1)建设性质:新建。
2)投资:总投资21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万元。
3)占地面积:910m2
4)建设内容及规模:1)鱼新三路南、文昌路东建垃圾中转站及公厕1处,面积约150平方米;2)鱼新四路南、湖陵三路西(民政局登记处南)建垃圾中转站及公厕1处,面积约150平方米;3)工业西路东、北环路南建垃圾中转站及公厕1处,面积约150平方米;4)湖陵一路西侧,二郎庙社区北侧建公厕一处,面积约30平方米;5)北一环南、振兴路西建垃圾中转站及公厕1处,面积约150平方米;6)孝贤大道路西、北二环北(公安局墙东)建公厕一处,面积约100平方米;7)湖陵四路东、北一环路南建垃圾中转站及公厕1处,面积约150平方米;8)谷亭镇卫生院南建公厕一处,面积约30平方米。
    3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分类如表1-2所示:
1-2  项目工程内容表
序号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数量
1
主体工程
公厕8个,垃圾中转站5
总占地面积910m2
2
辅助工程
化粪池
8
3
公用工程
供水
由鱼台县供水系统提供,年用水量为33017.9m3/a
4
排水
配套市政雨水、污水管网
5
供电
由鱼台县供电系统提供
6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措施
公厕设置立面窗,装设排风扇;垃圾中转站采用生物除臭剂,空间除臭剂处理
7
废水处理措施
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由槽罐车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
8
噪声处理措施
隔声降噪设备
9
固废处理措施
购置垃圾篓,垃圾桶
    5、垃圾中转站主要设备
垃圾中转站所需设备详见表1-3
1-3  主要运营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1
垃圾压缩机
5
2
垃圾集装箱
5
3
垃圾收集运输车
5
4
电子汽车衡
5
5
举升塔(含底架)
5
6
除臭系统
5
    6、原材料消耗
垃圾中转站具体原料消耗见表1-4
1-4  原料消耗情况表
序号
原料名称
用量
单位
1
微生物除臭剂
1.2
t/a
2
空间除臭剂
1.0
t/a
1、给排水
给水
本项目新鲜用水主要包括公厕用水,项目用水由鱼台县供水系统提供,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绿化、地面清洁、员工等用水,由市政管理部门负责。
公厕内主要用水器具为大(小)便器、洗手盆,此外地面冲洗液需要消耗一定水量。根据《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出版,刘文镔主编)中数据,在安装了公共厕所节水冲水控制器后估算本项目拟建的8座公厕用水情况,结果见表1-5
1-5   拟建公厕用水估算结果
用水器具
用水指标
数量
用水量m3/d
大便器(冲洗)
80L/h·蹲位
88蹲位
70.4
小便器(冲洗)
70L/h·蹲位
24蹲位
16.8
洗手盆(冲洗)
20L/h·蹲位
16
3.2
地面(冲洗)
6L/h·蹲位
--
0.06
合计
90.46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用水总量为33017.9m3/a
②排水
1)公厕废水
公厕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冲洗废水。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氨氮等,排水量按用水量的100%计,排水量为33017.9m3/a。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各类建筑物中厕所排水水质,来拟定本项目水质见表1-6
1-6   各类建筑物中厕所排水水质
类别
BOD5
COD
SS
氨氮
住宅
200-260
300-360
250
20
宾馆饭店
250
300-360
200
20
办公楼
300
360-480
250
20
集镇公厕
250
360
240
20
本项目产生的公厕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2)垃圾渗滤液
    本项目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垃圾渗滤液,根据国内同类型垃圾中转站实际运行经验,夏季垃圾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的6%,冬、春、秋季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4%。本项目垃圾中转站设计总运转能力为10-15t/d,则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370m3/a,由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定期由槽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项目用水平衡图如图1-1
1-1  项目用水平衡图(单位:m3/a
2、供电
本项目主要为设备、照明等用电,用电由鱼台县供电系统提供,可满足项目区所需用电要求。
六、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20万元,占总投资的9.1%,主要环保设施具体投资详见表1-7
1-7  环保设施投资分项表
类别
环保工程项目
数量
投资(万元)
施工期
环保措施
--
5
废气
公厕设置立面窗,装设排风扇
8
2
垃圾中转站采用生物除臭剂,空间除臭剂处理
8
6
废水
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
1
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由槽罐车运至垃圾填埋场
--
2
噪声
隔声降噪设施
--
2
固废
垃圾篓,垃圾桶
--
2
环保总投资
20
项目总投资
219
环保费用占总投资百分比(%)
9.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环境质量较好,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项目地理位置
鱼台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鲁西南大平原的微山湖畔,南与江苏省丰县、沛县毗邻,西与金乡县交界,北依济宁市郊区,东隔南四湖与滕州、微山相望;全县东西横距37.5km,南北纵距23.5km,总面积654.2km2;鱼台县城位于鱼台县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0′,北纬35°02′
2、地形地貌及地质状况
鱼台县处于鲁西黄泛冲积平原扇缘,地势平坦低洼,西南高,东北低,坡降比范围为1/1000-1/15000,平均海拔范围34.234.9m,最高37.3m,东西高差3.5m左右,南北高差2.3 m左右。
鱼台县属于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平均海拔42m。城区内第四纪覆盖层较厚,主要为新近沉积的冲积物,地层自上而下为粉土、粘土、亚粘土及粉沙组成,各土层层位稳定;地区地震裂度为6度区,紧靠谷亭北部有鱼台断层,东接孙氏店断层,西接嘉祥断层;允许承载力为f=110-130KPa
3、地表水系
鱼台县属南四湖流域淮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坑塘星罗棋布,大小河流17条,全长267.5km,流域面积635.5km2,承担着苏、鲁、豫、皖四省十二县(市、区)的客水,主要河流有东鱼河、复新河、惠河、西支河、鲁苏边河、京杭运河、新老万福河。河水常年流量为10.174亿m3,可利用水量为720m3,坑塘、沟渠蓄水为1015m3,可利用水195.5m3。全县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2614.41m3,地下水10103.4m3,地表水埋藏深度在0.71.2m之间,地下水在6090m之间。总体而言,鱼台县的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4、气候气象
鱼台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半湿润气候,临近湖区具有湖区或沼泽地区湿润性气候特征。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多偏东南风,受海洋气团或变性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多晴寒天气;春秋两季为大气环流调整时期,春季易旱多风,回暖较快;秋季凉爽,时有阴雨。
年平均气温:13.6
最高气温:40.6
最低气温:-18.2
年平均降雨量:705.2mm
年平均蒸发量:1200mm
最大冻土深度:0.23m
5、土地资源
全县总土地面积为981371.4亩,占济宁市土地总面积的6.46%,人均占有面积为2.43亩,其中耕地面积为606910.8亩,占总面积的61%,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1.48亩;园地3205.7亩,占3.2%;林地3344.9亩,占0.4%;居民及工矿企业10548.9亩,占10.6%;交通用地368.1亩,占5.9%;水域182449亩,占18.3%;荒地6613.9亩,占0.6%
6、生物多样性
鱼台县特定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息和作物的生长栽培。全县生物资源丰富、种群种类繁多。
7、矿产资源
鱼台县地下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钾。煤炭储量达4.5亿吨,具有储量大、煤层厚的特点,且均为中等优质的气煤和肥煤,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之一。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鱼台县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全县面积636km2,有46万人口,全县设鱼城、清河、王庙、王鲁、张黄、李阁、唐马、老砦、罗屯9镇和谷亭、滨湖2个街道办事处。下辖83个管理区,392个行政村,930个自然村。
鱼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铁路:县城北部50km有日菏铁路,南部100km有陇海线横贯东西,东部70km有京广线,西部有京九铁路纵穿南北。公路:东接京福高速公路,西连105国道,北靠日东高速公路。航空:南距徐州观音机场100km,北距济南遥墙机场180km,距离50km的济宁国际机场正在筹划建设之中。水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有70km的沿岸线,三级水运航道千吨级的船舶可直达长江口岸。
鱼台特产资源丰富。农产品具有特色:鱼台大米享誉全国,种有面积30万亩优质水稻;是全国棉花百强县之一,种有近30万亩优质棉花;是著名的蔬菜及经济作物运营县,种有20万亩优质大蒜、10万亩黄皮元葱和20万亩优质蔬菜,畅销国内外市场。水资源得天独厚:水产精养十万亩,蛋鸭存养200万只。煤炭质优易开采,现已探明储藏量5.4亿吨,目前己形成年采掘能力300万吨。
鱼台电力供应充足。有两大电网同时供电,电价较低,县工业园区自建发电厂供电,电价更低。县域有一技之一长的劳动力充余,工资成本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鱼台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已由以粮食运营为主转向经济作物种植、水产、畜牧养殖及加工并举的现代农业,以自产自给的传统小工业转向煤炭、能源、轻工纺织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型工业,正在成为鲁西南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县市之一。
2014年全县运营总值完成149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5亿元、增长11.4%,其中,国地税收入分别完成1.6亿元、6.5亿元,税收占比提高到85.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长12%;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99亿元、贷款余额4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0.8亿元、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分别增长11.5%12%
2014年,全县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户,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利税3.2亿元、利润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33%70.5%。编制《鱼台县工业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分类指导实施:“百户企业改造提升”工程,全年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17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1亿元,占工业总投资比例达到66.2%
鱼台县进出口总额完成5200万美元,同比增长72.1%,增速居全市首位。鼓励发展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8个,新创建省市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7家。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9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18人。
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四年改造中小学校舍危房11.3m2,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级统筹。成功举办三届孝贤文化节。累计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第六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省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数量实现新突破。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富有实效。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应急管理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高。安全运营形势稳定好转。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地震、水文气象、史志档案、红十字会、老龄和妇女儿童等项事业均取得新成绩。
 

南水北调东线项目(山东段)概况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项目规划》(修订版),南水北调东线项目的输水路线为:经韩庄运河、不老河入南四湖,经梁济运河入东平湖,经位山隧洞穿黄河,由鲁北输水线路出境。
南水北调项目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东线项目主要供水目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解决苏北、山东东部河北东南部以及津浦铁路沿线的城市缺水问题,并可作为天津市的补充水源,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660km,黄河以北490km,输水渠道的90%可利用现有渠道和湖泊。
南水北调东线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治污,山东段水污染防治作为东线治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南水北调东线项目建设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按照《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599-2006)及修改单(鲁质监标发[2016]46号)重点保护区域中的标准要求:
2-1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单位:mg/L
指标
BOD5
COD
SS
石油类
NH3-N
总氮
依据
标准值
20
60
30
5
10
20
一般保护区域标准
标准值
10
50
20
3
5
15
重点保护区域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所有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根据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南水北调东线项目调水水质要求,将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汇水区域划分为下列三类控制区。
核心保护区域指:山东省南水北调东线项目干渠大堤和所流经湖泊大堤(这两种大堤以下简称沿线大堤)内的全部区域。
重点保护区域指:核心保护区域向外延伸15km的汇水区域。
重点保护区域指:除以上核心保护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以外的其他调水沿线汇水区域。
本项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属于重点保护区域。
本项目与南水北调项目的关系
本项目位于南水北调东线项目沿线重点保护区,排放水需满足《山东省南水北调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及修改单重点保护区标准的同时需满足地方政府要求。该项目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由槽罐车运至垃圾填埋场。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要求。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路线见附图2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
项目厂址位于鱼台县城区内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水环境
该区域地表水主要为西支河,其水质较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
该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
3、声环境
项目周围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和运营噪声,根据区域附近的噪声监测资料,项目区域的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基本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
4、生态环境
本项目区内无珍稀动植物和文物保护区,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在该地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影响较小。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所在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及风景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详见表3-1与附图1
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
环境保护目标
与厂址距离m
方位
级别
环境空气
保护目标
声环境保护目标
周边居民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地表水保护目标
西支河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地下水保护目标
厂址周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类标准
 
四、评价适用标准
周围地表水域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      单位:mg/L
 
pH
溶解氧
COD
BOD5
氨氮
总磷
标准值
69
≥5.0
≤20
≤4
≤1.0
≤0.2
: pH无量纲。
 

 

 
周围地下水执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
4-2  地下水质量类标准限值         单位:mg/L
指标名称
pH
总硬度
溶解性总固体
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
标准数值
6.5-8.5
≤ 450
≤ 1000
≤ 0.2
≤ 3.0
: pH无量纲,总大肠菌群单位为(个/L)。
 

 

 
周围大气环境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4-3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  
指标名称
NO2
SO2
CO
O3
PM10
PM2.5
TSP
标准数值
80µg/m3
150µg/m3
4mg/m3
160µg/m3
150µg/m3
75µg/m3
300µg/m3
注:O3标准限值为日最大8小时平均,其余均为24小时平均值。
 

 

 
周围区域声环境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4-4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
指标名称
昼间
夜间
2类: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60
50
 
 

 

 
 

 

 
 

 

 
 

 

 
 

 

 
 

 

 
废水执行:垃圾中转站废水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599-2006) 及修改单重点保护区标准的要求:
4-5  重点保护区域标准  单位:mg/L
指标名称
pH
COD
BOD
SS
氨氮
动植物油
总氮
标准数值
6-9
≤50
≤10
≤20
≤5
≤3
15
公厕废水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等级标准要求及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要求。
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标准要求。
4-6  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监控点
浓度(mg/m3
氮氧化物
厂界外浓度最高点
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非甲烷总烃
厂界外浓度最高点
4.0
颗粒物
厂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二氧化硫
厂界外浓度最高点
0.4
污染物
厂界标准(mg/m3
标准来源
1.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硫化氢
0.06
臭气浓度
20(无量纲)
噪声执行: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营运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2类标准。
固体废弃物执行: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环保部2013年修改单标准要求。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无SO2NOX气体产生;
本项目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由槽罐车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
建议本项目申请总量控制指标:COD11.87t/aNH3-N0.66t/a
 
五、建设项目分析
一、施工期
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5-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注:施工期的整个运营过程中会有生活垃圾产生,产生量为0.01t/d
二、运营期
1、公厕工艺流程图
5-2  公厕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5-3  垃圾转运站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图
2、工艺流程简述
1)公厕工艺流程简述
项目为城市公厕建设项目,运行期功能为满足市民如厕需要。
2)垃圾转运站工艺流程简述
保洁员将收集的垃圾不经压缩运至中转站,卸入垃圾箱内,由推料装置将垃圾推入压缩机贮料仓,垃圾经压缩后被压成整块,卸入垃圾转运密封集装箱后由转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
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1、施工期
1)大气污染源
主要为施工现场扬尘、道路运输扬尘、运输及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燃油废气。
①施工现场扬尘:主要有平整土地、基础开挖、道路铺筑、材料和取、弃土现场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产生的扬尘。
②道路运输扬尘:为场外运输产生扬尘。
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干燥程度、道路路况、车辆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施工中的弃土、砂料等堆放或装卸时散落,也都能造成施工扬尘,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也在100m左右。
燃油废气: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以柴油为燃料,会产生一定量废气,包括CONOXSO2等,产生量不大。
    2)水环境污染源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
2)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的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
3)声环境污染源
    主要为各类机械设备噪声及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
    机械设备噪声: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搅拌机等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10m处的噪声值高达84~114dBA);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对施工人员、周围工人临时居住区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噪声源情况见表5-1
5-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级
施工机械
噪声源强dBA
施工机械
噪声源强dBA
挖掘机
114
自卸卡车
95
压路机
104
混凝土振捣机
112
推土机
110
混凝土搅拌机
84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为施工垃圾和开挖所产生的弃土。施工垃圾主要是施工中废弃的砖头、混凝土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弃土除部分可用于场地回填外,剩余部分连同施工垃圾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运往指定地点处理或堆存。由于施工期较短企业计划施工期为4个月,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该项目的挖、填方作业将会使项目区域土壤松散和裸露,地表植被遭受破坏,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水土流失会导致附近水体的沉积物淤积和水浑浊。
2、营运期
1、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
1)公厕废水
公厕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冲洗废水。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氨氮等,排水量按用水量的100%计,排水量为33017.9m3/a。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各类建筑物中厕所排水水质,来拟定本项目水质见表5-2
5-2   各类建筑物中厕所排水水质
类别
BOD5
COD
SS
氨氮
住宅
200-260
300-360
250
20
宾馆饭店
250
300-360
200
20
办公楼
300
360-480
250
20
集镇公厕
250
360
240
20
本项目产生的公厕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2)垃圾渗滤液
    本项目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垃圾渗滤液,根据国内同类型垃圾中转站实际运行经验,夏季垃圾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的6%,冬、春、秋季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4%。本项目垃圾中转站设计总运转能力为10-15t/d,则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370m3/a,由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定期由槽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2、废气
1)公厕恶臭
公厕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H2SNH3,主要来源于大便器内积粪、小便器内积存的尿液和附着的尿垢。H2SNH3的产生量、产生浓度与厕内卫生条件、通风条件、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中二类水冲式公厕的标准建设,卫生条件好。同时在公厕使用中及时冲洗厕所,喷洒消毒药剂,放置除臭剂,保证厕内卫生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中的二类公厕卫生标准,最大限度的减小恶臭污染物的产生。根据国内运行经验,日常维持洁净、卫生的二类公厕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极少,约为氨1.2kg/a 硫化氢0.17kg/a,可忽略。
(2)垃圾转运站灰尘及恶臭
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时,生活垃圾在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硫醇类、酮类、胺类、吲哚类和醛类。恶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人的嗅觉带来不快的感觉。
本项目垃圾收集车每次卸料作业时间约20s,日卸料次数约90次。垃圾颠倒时,
H2SNH3的产生浓度参考同类项目,分别为1.10mg/m32.55mg/m3,排放源强H2S0.22mg/sNH30.51mg/s。收集车卸料时,位于卸料槽侧面的喷雾降尘和抽风除尘除臭系统开始 除尘除臭工作,抑制收集车卸料时产生的灰尘和臭气。
3、噪声
   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公厕人员生活噪声、垃圾转运站压缩机、抽风出丑系统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交通噪声等,噪声声级在40-85dBA),具体设备噪声见表5-3
5-3  项目噪声排放情况
编号
噪声源名称
数量
声级值dB(A)
1
垃圾压缩设备
5
85
2
运输车辆
5
85
3
抽风除臭系统
5
75
4
公厕生活噪声
8
40
4、固废
公厕内项目产生纸片(块)、烟蒂、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及化粪池粪渣。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2kg/d·个估算, 则产生量为5.84t/a。化粪池渣产生量约为230t/a,清理周期为60d。生活垃圾、粪渣均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一)施工期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土方工程
混凝土工程
扬尘
0.7mg/m3
0.3 mg/m3
工地生活区
污水量
COD
NH3-N
SS
1.2t/d
350mg/L0.525kg/d
30mg/L0.045kg/d
120mg/L0.18kg/d
0
工程建设
泥浆废水(SS
20t/d
0
工程建设
土方、建筑垃圾、装饰废料
5t/d
0
工地生活区
生活垃圾
0.01t/d
由环卫部门处理
土石方阶段
机械、交通噪声
75-105dB(A)
55-65B(A)
底板与结构阶段
机械、交通噪声
75-110dB(A)
55-65dB(A)
装修、安装阶段
机械、交通噪声
75-115dB(A)
55-65dB(A)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依地势而建不进行大规模平整场地等土方工程。生态影响:本项目施工期间会对施工区域产生一定的生态破坏,农村生态景观造成短期影响,如建筑材料堆放中的临时占地,基础工程中挖、填土方作业带来的水土流失等。但其影响范围和程度有限,施工期带来的影响也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失。
(二)营运期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公厕
1.2×10-3t/a
1.2×10-3t/a
硫化氢
1.7×10-4t/a
1.7×10-4t/a
垃圾转运站堆存、压装
 

 

 

1.10mg/m3
 

 

 

1.10mg/m3
硫化氢
2.55mg/m3
2.55mg/m3
粉尘
少量
少量
生活污水33017.9m3/a
COD
BOD5
SS
氨氮
360mg/L11.87t/a
250mg/L8.25t/a
240mg/L7.92t/a
20mg/L0.66t/a
360mg/L11.87t/a
250mg/L8.25t/a
240mg/L7.92t/a
20mg/L0.66t/a
垃圾渗滤液270m3/a
COD
BOD5
氨氮
5000mg/L1.35t/a
2000mg/L0.54t/a
50mg/L0.014t/a
定期由槽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公厕
生活垃圾
5.84t/a
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化粪池粪渣
230t/a
项目噪声主要为公厕人员生活噪声、垃圾转运站压缩机、抽风出丑系统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噪声级在40~85dB(A)之间,经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体现在占地内生物量减少,影响生物流通、地表地下径流的改变等3个方面。但由于所占土地面积较小,占地内生物物种在周围地域广泛存在,项目所在地没有珍稀物种,所以对整个评价区域来说,项目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极小。
 
七、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施工现场扬尘、道路运输扬尘、运输及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燃油废气、施工机械的噪声、建筑垃圾及挖方产生的弃土及建筑施工人员少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各污染要素的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如下:
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该工程施工过程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废气。
1)扬尘对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场地平整、砂堆、石灰、进出车轮带泥沙、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等场地和工序会产生扬尘。由此造成周围环境的扬尘污染,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景观。
为降低扬尘产生量,保护大气环境,依据《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建议施工单位采取如下措施防尘:
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运营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
2)土建工地其边界应设置高度2.5m以上的围挡,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应设置警示牌;
3)运输砂石、渣土、土方、垃圾等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蓬盖、密闭等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撒或者泄漏而产生扬尘污染;
4)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
5)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为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应采取的措施有: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定期喷水压尘等;
6)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得超过10m,并应及时清扫冲洗;
7)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8)采用吸尘或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
9)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的防尘措施有: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铺设礁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定期喷洒抑尘剂等;
10)施工期间,应在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目防尘网(不低于2000/100cm2)或防尘布;
11)预拌混凝土
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项目部将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以减少因现场搅拌混凝土而产生的粉尘、噪音和废水污染。
12)烟尘控制
施工场地禁止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禁止燃烧有毒的物品,不得再施工现场地洗石灰、煎熬沥青,工地生活燃料应符合环保有关要求。建筑垃圾、渣土应再指定地点清理;高空施工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应采用密闭式串筒或其他措施清理搬运;建筑垃圾必须通过楼梯或垂直运输机械进行转运,不得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水、倾倒建筑垃圾;禁止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或转运易扬尘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消除各种尘源。
另外,还可根据绿化方案,提前进行部分绿化等。施工期在严格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会大大降低扬尘的产生,有效减轻施工期扬尘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施工机械废气
主要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附近排放一定量的废气,主要为CONOXTHC(以非甲烷总烃计),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建议施工单位选择优质设备和燃油,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项目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小。
2、施工期污水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会产生少量灰浆水、冲洗水等建筑废水,产生量约为20t/d,经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不影响周围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盥洗水、食堂废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施工高峰期工作人员共30人,施工期4个月,生活用水按50L/•d计,排污系数取0.8,施工期废水产生量约为144m3。施工期设置旱厕及临时沉淀池,生活洗涮废水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抑尘洒水,不外排。因此,施工期废水对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地面夯实、打地基等施工作业和运输车辆。施工作业如地面改造、零星敲打等产生的噪声多为瞬时源;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噪声源中,影响较大的是施工作业噪声。
1)噪声影响分析
LeqLA-20lg(r1/r0)
式中:Leq等效连续A声级,dB(A)
LA施工场界噪声源强,dB(A)
r1/r0噪声受点和源点的距离,m
在不计房屋阻挡及其他防护措施的条件下,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变化情况见表7-1
7-1     主要施工机械单台噪声随距离衰减变化一览表
          声级
dB(A)               
 
机械设备
距噪声源距离(m
15
50
100
150
200
铲土机
7293
6283
5677
5273
5071
平土机
8090
7080
6474
6070
5868
混凝土搅拌机
7290
6280
5674
5270
5068
振捣机
6981
5971
5365
4961
4759
由表7-1可知,单台施工机械约在100150m远噪声值才基本能达到施工阶段场界噪声限值。施工期必须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期噪声。
2)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各种施工车辆运行产生的交通噪声短期内将对道路沿线产生一定影响,根据以上分析,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议施工时采取如下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加强施工期的管理,禁止夜间施工;
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维护,降低设备声级;
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调度,穿越敏感区时要采取禁止鸣笛及低速穿越等措施,且减少刹车次数,避免紧急刹车等;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和保养,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状态;
在施工单位的具体施工计划中,所使用的施工机械种类、数量应写在承包合同之中,以便监督。
总体上看,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的,将随施工结束而终止。
4、施工期固体废物及处理处置对策措施
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建材、撒落的砂石料、弃土、混凝土、废装修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对施工期固废处置的措施为:
弃土和废混凝土等用于场区内地面的回填和平整;
废建材可以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以回收利用的送至专门废弃建材回收站;
废装修材料及生活垃圾送至生活垃圾中转站处理;及时清运,不得在施工场地长期堆存,以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禁止随路散落和随意倾倒建筑垃圾,避免对环境空气和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现场勘察,项目用地内主要为荒地,无大型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简单。
项目在施工期会对现有的场地进行平整,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地面裸露、植被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评价建议项目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同时,要尽可能加快施工进展,减少地面裸露期,减少水土流失。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绿化,保证绿化面积达到设计要求,尽可能补偿原有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生态损失;施工过程中,要划定施工区域,尽可能避免对非建设区域的地表植被破坏;施工过程中可采取隔离、防风、防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扬尘量,避免水土流失以及对区域地表水域的污染。
综上所述,工程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噪声、固废、水土流失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短暂的、可逐渐恢复的,施工完成后,其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公厕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
1)公厕废水
公厕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冲洗废水。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氨氮等,排水量按用水量的100%计,排水量为33017.9m3/a。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各类建筑物中厕所排水水质,来拟定本项目水质见表7-2
7-2   各类建筑物中厕所排水水质
类别
BOD5
COD
SS
氨氮
住宅
200-260
300-360
250
20
宾馆饭店
250
300-360
200
20
办公楼
300
360-480
250
20
集镇公厕
250
360
240
20
本项目产生的公厕废水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标准要求及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要求,再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2)垃圾渗滤液
本项目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垃圾渗滤液,根据国内同类型垃圾中转站实际运行经验,夏季垃圾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的6%,冬、春、秋季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4%。本项目垃圾中转站设计总运转能力为10-15t/d,则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370m3/a,由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定期由槽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① 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概况
鱼台县污水处理厂位于鱼台县城东环路外,设计总处理规模为3万吨/日,一期建成规模2万吨/日,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行,占地65.8亩,20066月开工建设,20077月投入运行,采用一体氧化沟处理工艺,20081月通过省环保局验收。二期工程于2010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增污水处理量1万吨/日、原2万吨/日规模的深度处理、1万吨/日中水回用及建设出水口生物指示池等工程。鱼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日本沟东线,经日本沟东线排入东鱼河内的中水水库存放。在汛期时废水经检测合格可排入南四湖。
本项目废水进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
拟建项目污水排放量为90.46m3/d,远小于鱼台县污水处理厂3万吨处理能力,拟建项目废水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排入受纳水体的各项污染物贡献浓度不大,项目污水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对地表水影响不大。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固体废物等随意排放和堆放,被雨水冲刷下渗,将会对当地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项目必须严格做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固体废物的有组织收集及处理工作,以消除由于项目运营对所在地区地下水造成的环境负担。
因此环评建议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
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公厕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由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定期由槽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该项目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生活污水及垃圾渗滤液直接外排下渗的可能性很小,不会对该区域地下水造成不良影响。
原材料严禁露天堆放,防止雨天雨水冲刷,导致废水通过地面下渗污染地下水。
地面采用水泥硬化处理,并采取防渗措施。
生活垃圾严禁乱堆乱倒,应定点集中收集,收集装置需采用防渗材料。
虽然植被的渗水能力受地形坡度、绿化形式、地面干躁状况、降雨量、降雨的急缓程度以及降雨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影响会产尘波动,但植被具有良好的拦蓄降水、涵养水源的作用却是无容置疑的。因此,可以采取提高项目区绿地覆盖率和改善植被质量等措施,通过提高原有裸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来减缓道路、建筑物内部地面硬化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1)公厕恶臭
公厕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H2SNH3,主要来源于大便器内积粪、小便器内积存的尿液和附着的尿垢。H2SNH3的产生量、产生浓度与厕内卫生条件、通风条件、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中二类水冲式公厕的标准建设,卫生条件好。同时在公厕使用中及时冲洗厕所,喷洒消毒药剂,放置除臭剂,保证厕内卫生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中的二类公厕卫生标准,最大限度的减小恶臭污染物的产生。根据国内运行经验,日常维持洁净、卫生的二类公厕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极少,约为氨1.2kg/a 硫化氢0.17kg/a,可忽略。
(3)垃圾转运站灰尘及恶臭
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时,生活垃圾在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硫醇类、酮类、胺类、吲哚类和醛类。恶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人的嗅觉带来不快的感觉。
本项目垃圾收集车每次卸料作业时间约20s,日卸料次数约90次。垃圾颠倒时,
H2SNH3的产生浓度参考同类项目,分别为1.10mg/m32.55mg/m3,排放源强H2S0.22mg/sNH30.51mg/s。收集车卸料时,位于卸料槽侧面的喷雾降尘和抽风除尘除臭系统开始 除尘除臭工作,抑制收集车卸料时产生的灰尘和臭气。
厂界H2SNH3浓度预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有关规定,采用推荐模
式中的SCREEN3计算软件。
经计算,项目厂界浓度见表7-2
7-2 厂界H2SNH3气体预测结果   单位:mg/m3
厂界
垃圾转运站H2S
垃圾转运站NH3
预测值
标准值
达标情况
预测值
标准值
达标情况
东厂界
0.003738
0.06
达标
0.00934
1.5
达标
西厂界
0.000153
0.003278
南厂界
0.00354
0.00933
北厂界
3.446E-5
8.616E-5
最大落地值
0.0041
0.01025
经预测,厂界H2SNH3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标准要求。
卫生防护距离核算:
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采用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关于有害气体卫生防护距离制定方法的计算公式,计算本项目需要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
计算公式: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
  L---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运营单元的等效半径,m
  Qc---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kg/h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选取,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为III类,则A=350B=0.021C=1.85D=0.84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公厕及垃圾转运站产生的H2SNH3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分别为3.126m5.667m,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因此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50m。项目周围居民区距离厂界均在50m之外,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今后不得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迁入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公厕人员生活噪声、垃圾转运站压缩机、抽风出丑系统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噪声级在40~85dB(A)之间。首先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 充分利用距离衰减、绿化带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定期汲粪作业及垃圾转运在日间进行,应规范操作,禁止鸣笛、尽量降低设备噪声。加强管理,经常保养和维护运营设备,避免设备在不良状态下运行。
1)噪声影响预测分析
预测模式
基准预测点噪声级叠加公式:
式中:Lpe叠加后总声级,dB(A)。
      Lpi—i声源至基准预测点的声级,dB(A)。
      n—噪声源数目。
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噪声源点至基准预测点的总声压级,然后以基准预
测点的噪声强度为项目噪声源强。
噪声源至某一预测点的计算公式:

 

式中:Lp——距离基准声源r米处的声压级,dB(A)
      L0——距离声源为r0处的声压级,dB(A)
      α——衰减常数dB(A)/m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预测表明执行上述降噪措施后,经过项目距离衰减,厂界噪声可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较少,固体废物的来源包括公厕内项目产生纸片(块)、烟蒂、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及化粪池粪渣。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2kg/d·个估算, 则产生量为5.84t/a;化粪池渣产生量约为230t/a,清理周期为60d。生活垃圾、粪渣均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固废产生情况详见表7-3
7-3  固废产生情况统计表
废物来源
废物名称
类别
产生量
处理措施
公厕
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5.84
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化粪池渣
230
    经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固废去向明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中标准要求。
5、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概述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对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2)风险识别
本项目从事环境卫生管理项目,营运过程意外原因有可能导致火灾,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不会造成社会性事故。
3) 风险预测
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是火灾事故,火灾的影响主要表现:发生火灾事故会对项目周围的建筑以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消防废水会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本项目需对项目区内线路定期进行检查,发生火灾的概率较小。
4) 应急预案
本次应急预案的制定将主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提出有针对性的自救和预防措施。
①项目区内一旦发生火灾,当事员工应当根据情况立即进行处理,避免火势变大,难以补救。
②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组织全厂员工进行自救应,并切断相关电源;如果火情无法控制,立即报火警求助社会力量投入救援。
③一旦发现员工有中毒、烫伤、烧伤时,应立即转移至通风处,中毒较深者需立即送院治疗。
④在项目区布设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⑤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按照前面提到的相关措施,应对发生的事故。
5)风险防范措施
为减少项目火灾风险因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做好如下防范措施:
①对项目区地面进行严格的防腐防渗处理,避免出现泄漏下渗现象。
②对运营设备进行加强监管,定期进行检查。
③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④项目区内根据相关防火要求,设置合适数量的灭火器等。
⑥项目区内杜绝火种,严禁吸烟。
6) 环境风险分析小结
本项目潜在风险概率较小,可能发生的风险是火灾事故,在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情况下,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不大。
7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鲁环办[2014]10号)文件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价。
1)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暴力对抗甚至群众示威等。因此,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界定,应认真分析征地实施后群众可能引发的异议,遭遇到的损失或不适,这些异议、损失或不适即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在识别了本项目可能面临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群众抵制征地的风险;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的基础上,对上述四大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别进行定性评价。
按照《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环境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鲁环发[2013]172号)和《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鲁环办[2014]10号),本报告把风险评估等级分为三级。
高风险:大部分群众持有强烈反对意见,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或者影响到社会稳定。
中风险:部分群众持有反对意见,可能引发局部矛盾冲突,或者产生一定社会负面影响。
低风险: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群众持有不同意见,但通过实施有效措施可以防范和化解矛盾。
根据当地以前其他项目建设经验以及对本项目相关利益群众的民意调研结果,界定各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根据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易发生的社会风险的经验判断,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形,本环评对项目可能会诱发的异议、损失或不适等诸多社会风险及其评价如下:
2)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风险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行业类别、运营工艺、产品及运营过程中使用的运营设备没有涉及限制及淘汰类。因此,项目为国家允许建设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3)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间,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再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渗滤液经槽罐车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项目废气达标排放;噪声经隔声、减振处理后符合国家标准;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置,基本上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不会产生扰民现象。
4)群众抵制征地的风险
本项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不开展征地活动,故无群众抵制征地风险。群众抵制征地的风险较小。
5)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不适风险
该项目营运后无有害气体产生,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较小。
6)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价
通过对本项目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四大类风险可能性大小进行了单项评价,该项目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综合风险程度低,意味着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会发生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
7)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对项目可能诱发的风险及其评价,本环评建议采取下述风险防范措施。
协调周边居民,通报项目开工建设及以后运行运营对居民的影响;解答居民对项目的疑问及听取居民的建议,做到人人知情、事事无疑问。
环境评价先期多次进行民意调查,确保知道居民关心的是哪一事项,对哪一事项有疑虑。针对居民疑虑事项进行解答,并对有关事项向有关政府部门承诺。
建设期间严格要求和监督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减少扰民,施工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粉尘等有可能污染周围环境的,采取相对应措施及时处理,不随意倾倒。
项目组紧密联系和依靠政府,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治安防范措施,建设期间,如有个别居民有异议,以疏导,说服,化解等为主,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一)施工期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
治理效果
土方工程
装饰工程
动力机械
施工现场扬尘、道路运输扬尘、运输及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燃油废气
对工地内可能散发粉尘的堆料进行覆盖或洒水;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要限速行驶,装卸渣土时严禁抛洒,渣土外运时应加盖篷布遮盖,道路定时洒水抑尘;施工单位选择优质设备和燃油,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
不会对敏感目标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且在施工结束后影响即消除
 

 

 

 

 

 

生活废水
BOD5CODSS
项目建设临时化粪池,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预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
灰浆废水
SS
经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土石方阶段
机械噪声
交通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加强管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施工机械,对高噪声机械设备做好减振基础,尽可能将施工机械安置在远离敏感居民区方位,同时建立临时声障
符合《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底板与结构阶段
机械噪声
交通噪声
装修、安装阶段
机械噪声
交通噪声
 

 

 

其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在施工期间,采取措施,减轻、控制水土流失。施工期在挖填土方量大的场地外围建挡土墙;对不是工程要求必须改变地貌形态的场地,尽量减少其扰动;对形成的裸露土地,尽快恢复林草植被;绿化场地外围。
 
 

 

 

(二)营运期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公厕
公厕使用中及时冲洗厕所,
喷洒消毒药剂,放置除臭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排放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4554-93)表1中标准要求
硫化氢
垃圾转运站堆存、压装
收集车卸料时,喷雾降尘和抽风
除尘除臭系统除尘除臭,抑制收
集车卸料时产生的灰尘和臭气
硫化氢
粉尘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氨氮
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达标排放
垃圾渗滤液
COD
BOD5
氨氮
收集池收集后定期由槽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重点保护区域标准
公厕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中标准
化粪池渣
设备运行过程
噪声
设备全部设置在室内,加强门窗密闭性,设备加大减震基础,安装减震装置
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
其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确保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以减少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应加强绿化带的绿化,尽量减少水泥路面加大绿化面积,经合理绿化并采用积极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部分被损害的生态环境将会逐渐恢复平衡。
 
九、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鱼台县城乡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投资219万元建设2017年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项目,项目占地面积为910m2,项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年运营天数为365天。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行业类别、运营工艺、产品及运营过程中使用的运营设备没有涉及限制及淘汰类。因此,项目为国家允许建设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3、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项目所在地交通运输便利,占地面积为910m2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的限制用地、禁止用地项目,本建设项目用地符合鱼台县发展规划要求。
4、相关文件符合性
本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所在地鱼台县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项目选址、选线不在禁批限批的范围之内;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文件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的要求。
5、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水环境
该区域地表水主要为西支河,其水质较好,水质指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项目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好,水质指标能够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
3)声环境
该项目所在地厂界周围环境噪声基本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
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掘土、基础设施建设、地基深层处理及土石方、建筑材料运输、设备装配等施工行为,将会产生噪声、废气、废水等,在一定时段内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期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将影响降至最低,施工结束后,其影响基本可消除
7、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水
公厕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冲洗废水。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氨氮等,排水量按用水量的100%计,排水量为33017.9m3/a。本项目产生的公厕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鱼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本项目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垃圾渗滤液,根据国内同类型垃圾中转站实际运行经验,夏季垃圾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的6%,冬、春、秋季挤压出水量约为转运垃圾总量4%。本项目垃圾中转站设计总运转能力为10-15t/d,则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370m3/a,由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定期由槽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另外,项目化粪池、管道、垃圾转运站地面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生活污水直接外排下渗的可能性很小,不会对该区域地下水造成不良影响。
2)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公厕恶臭及垃圾转运站灰尘及恶臭。
1)公厕恶臭
公厕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H2SNH3,主要来源于大便器内积粪、小便器内积存的尿液和附着的尿垢。H2SNH3的产生量、产生浓度与厕内卫生条件、通风条件、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中二类水冲式公厕的标准建设,卫生条件好。同时在公厕使用中及时冲洗厕所,喷洒消毒药剂,放置除臭剂,保证厕内卫生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中的二类公厕卫生标准,最大限度的减小恶臭污染物的产生。根据国内运行经验,日常维持洁净、卫生的二类公厕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极少,约为氨1.2kg/a 硫化氢0.17kg/a,可忽略。
2)垃圾转运站灰尘及恶臭
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时,生活垃圾在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硫醇类、酮类、胺类、吲哚类和醛类。恶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人的嗅觉带来不快的感觉。
本项目垃圾收集车每次卸料作业时间约20s,日卸料次数约90次。垃圾颠倒时,
H2SNH3的产生浓度参考同类项目,分别为1.10mg/m32.55mg/m3,排放源强H2S0.22mg/sNH30.51mg/s。收集车卸料时,位于卸料槽侧面的喷雾降尘和抽风除尘除臭系统开始 除尘除臭工作,抑制收集车卸料时产生的灰尘和臭气。
经预测,厂界H2SNH3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标准要求。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公厕人员生活噪声、垃圾转运站压缩机、抽风出丑系统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噪声级在40~85dB(A)之间。首先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 充分利用距离衰减、绿化带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定期汲粪作业及垃圾转运在日间进行,应规范操作,禁止鸣笛、尽量降低设备噪声。加强管理,经常保养和维护运营设备,避免设备在不良状态下运行。
通过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各厂界噪声值均能符合《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
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较少,固体废物的来源包括公厕内项目产生纸片(块)、烟蒂、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及化粪池粪渣。生活垃圾、粪渣均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经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固废去向明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环保部2013年修改单中标准要求。
5)环境风险
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通过加强管理,运营过程不会出现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着火灾等危险。因此必须建有防范措施,杜绝事故性火灾等现象的发生。因此要加强防治火灾事故的发生,在运营项目区、办公室均应设置消防栓及消防器材,并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区内严禁吸烟。通过采取以上防范措施,可将本项目环境风险影响降至最低。
6)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该项目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综合风险程度低,意味着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会发生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
8、环评总结论
本项目建设位置位于鱼台县城区内,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导向,选址符合当地发展现状。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和施工机械可大大降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无废水外排,采取适当措施后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扬尘通过洒水等措施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少量弃土妥善处置,生活垃圾定期外运处理。运营期没有有害废水、废气产生,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本项目严格按照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防治措施要求,严格执行“三同时”和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则项目进行建设从环保角度可行。
二、措施与建议
1)加强施工期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保养检修,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2)加强管理,把各项环保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尽量与工程施工同时进行,以便尽快消除或减缓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设计期的环保措施由设计部门充分考虑;施工期的各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由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建设单位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在工程监理的同时,组派环境监理人员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各类环保措施逐情分期实施,作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对于弃方的堆放,迹地的恢复、施工中草皮、土壤合理放置再利用,破坏的草地占用范围,污染物排放及施工范围等各类环保要求和措施,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书上明确标出,并要求施工前承包商要按照各环保行动计划执行。
3)该项目建设方应重视附件居民意见,加强与周围居民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必须落实施工期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施工人员产生的三废要集中收集,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处置;禁止夜间进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4)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建议改项目增加绿化率,使转运站绿化率达到20%-30%中间,当垃圾转运站地处绿化隔离带区域,绿化率指标可取下限。
 
 
 

 

 

 
预审意见:
 

 

 

 
 

 

 

 
 

 

 

 
 

 

 

 
 

 

 

 
 

 

 

 
                                                           
 

 

 

 
经办人: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经办人:
                                                             
 

 

 

 
审批意见:
 

 

 

 
 

 

 

 
 

 

 

 
 

 

 

 
 

 

 

 
 

 

 

 
 

 

 

 
 

 

 

 
 

 

 

 
 

 

 

 
                                                          
 

 

 

 
经办人: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委托书
附件其他与环评有关的文件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南水北调东线项目线路图
附图项目卫生防护包络图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声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山东省环境保护局翻印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