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张黄镇明德小学 > 学习园地 > 严厉校规有何不可

学习园地

严厉校规有何不可

关键词:

张黄明德小学

2014-05-27

 

据报道,北京某中学因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一学期就开除了20多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采访学校,学校证实确有此事,并表示这是按照校规办事,合情、合法、合理,合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在记者看来,这样的校规有些过于严厉,并引发了带手机是否应该开除学籍的讨论。
俗话说:“没有规距不成方圆。”严厉的校规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是学生学习纪律的有力保障。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学生,思想意识尚未成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往往也停留在感性的认识阶段。教师如若一味地采用商量式口吻,对于一部分学生很难起到教育的效果。严厉的校规、班规此时就发挥了其规定性的约束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性的教育规范与引导。
然而,近年来,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新闻媒体届人士或出于真正关心教育事业,或出于增加新闻亮点的缘由,对所谓“教育惩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大肆加以渲染,甚至添枝加叶,混淆了公众视听,使教育惩罚成了十恶不赦的现象。致使许多学生、老师都不敢管了,多管多错,少管少错,弄不好就有媒体给你曝光。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不少此类现象: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老师对学生的惩罚严厉了,一些不讲理的家长就到学校闹事,甚至无理要求索赔;有的学生公然与老师对着干,一副“看你能把我怎么办”的样子。结果,对学生只能夸奖不能批评,只能表扬不能惩罚,只能引导不能约束。学生处在教师一片赞扬之中,即使犯了错误,老师也会蜻蜓点水的告诉学生:“这次老师原谅你,下次一定要注意。”如此以来,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削弱,教育的全面性受到损害,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的教育。”由此可见,惩戒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的一种客观需要,是对包括受惩戒者在内的所有学生的负责与爱护。学生不仅需要教师的激励与期待,更需要正面的批评与教育,而严厉的校规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过失,而且利于学生形成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去除个人中心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成年后,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
在民主开放的美国,中小学校同样设置了严格的校规,学生违反校规处罚的也很严重。例如在校园内打架可能会受到停学或转到其它学校的处分。学生不得无故旷课,无故旷课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等等。
事实上,民主管理、“以生为本”并不与严厉的校规相矛盾、相排斥,校规制定的出发点是让每位学生积极向善,使其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文明的好学生,而非是为了打击压抑学生。只要校规的设计合理,内容符合实际,产生的程序合法,校规就应当成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学生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执行。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部分学校在制定校规过程中,仅是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单方面行为,没有听取学生及家长的意见,校规制定的内容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校规确实应当反对与去除,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因噎废食,因此而否定一切科学、合理、对学生发展有益的校规,从而让我们的教育因校规的缺失而缺损,变得不完整。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转载于:《基础教育改革论坛》2014年第一辑
我的感想:上文所说的现象在我县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此文对校长加强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校有尺度的约束学生,让学生“安静”下来,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合理的严厉”指明方向。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企业文化更多
客服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