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老砦镇东里小学 > 公司动态 > 关于举办济宁市首届微课程大赛的通知

公司动态

关于举办济宁市首届微课程大赛的通知

关键词:

老砦东里小学

2014-10-24

各县市区教育局,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市直各学校:

随着云计算、宽带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视频资源传送与教学组织形式,具有问题聚焦、主题突出、使用方便的特点,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为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模式创新,经研究,决定举办全市首届中小学微课程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提供资源支持,支持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促进教育协同工作和资源共建与共享,建立多元、立体、系统的微课程资源体系。

二、参赛范围

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

三、内容与要求

1.参赛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选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立意鲜明,内容健康富有时代性;参赛者应对作品拥有著作权,不得从他处抄袭、转载,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行承担后果;对于所有参赛和获奖作品,大赛主办方有权用于教育和科研活动,不再支付稿酬,参加大赛即视为同意。

2.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面向学生学习的小课程,同时还必须包含与该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学生学习活动指南)、练习测试等学习资源。

3.微课程只需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或解决一个问题,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内容必须是需要讲述、呈现才能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掌握的,不宜作为微课程选题。

4.微课程要利用学生注意力短暂的特点,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鼓励提倡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表述条理清晰,视频画面布局合理,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

5.微课程主题要突出,展示形式要恰当,信息技术运用要适度,利于不同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

6.鼓励以一个完整知识单元或一个专题为选题设计的系列微课程参评。

7. 此次微课程比赛不接受课堂教学录像或剪辑片段一类的作品参评。

四、微课程常用录制方式

1.数码设备摄录。可借助专业摄像机、数码DV、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电脑摄像头等一切具有视频摄录功能的设备进行录制。                                                                                                                                                                                                                                                                                                                                                                                                                                                                                                                                                                                                                                                                                                                                                                                                                                                                                                                                                                                                                                                                                                                                                                                                                                                                                                                                                                                                                                                                                                                                                   

2.录屏软件内录。通过安装屏幕录制软件、手写板和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Pad、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

3.软件合成式。可将设计制作的教学动画(flash、Gif动画课件)输出合成视频格式;或通过自动播放的方式内录PPT内容(声音可提前录制也可在播放时同步讲解)。

4.混合录制式。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式,通过拍摄、内录、制作、合成微课程视频。

五、参赛流程

本次微课程大赛平台于2014年7月1日正式上线,参赛教师可登陆济宁教育网http://www.jnjyw.edu.cn/参加大赛。本次大赛作品只接受在线提交,不接受光盘报送,参赛作品不收取评审费。

1. 实名注册。参赛教师首先在微课程大赛平台进行实名注册,注册信息填写真实准确,由校级管理员审核把关。 

2.作品提交。参赛作品均要上传到“微课程大赛平台”。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请参见大赛平台首页的使用说明和帮助文档。2014年10月30日为作品上传截止时间,在此之前,已上传参赛作品可以进行修改。上传作品需要添加作品属性标签、学科(或类型)、适用学段、内容简介。作品内容必须包括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设计。每位教师上传作品最多不超过5件,参加评选的作品不超过2件。参评作品由各县市区根据县区级审核评选结果推荐。

3.作品审核。县市区负责本地作品的审核、评选和推荐,市直学校负责本校作品的审核推荐。作品审核通过后在大赛平台上公示和展播。

4.作品评选。大赛组委会从市级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抽调评委,组织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对县区和市直学校推荐作品进行分组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

六、有关要求

1.成立组织机构。全市成立济宁市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组委会,由办公室、人事、基教、职教、督导、教科研和电教人员组成。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加强研究与培训指导工作,积极开展优质微课程资源建设,同步推进微课程资源的广泛应用,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2.明确职责分工。市教研电教部门定期组织赛事调度会和专题研讨活动,总结分析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引导活动方向,负责建设市级微课程评委专家库;电教部门负责网站的技术支持、微课程创作技术培训以及研讨活动的协调工作。

县市区负责本地活动的注册、培训,定期发布活动各类信息;负责本地作品上传初审把关、评选和推荐。按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各学段,每学科推荐1-2名教研人员或优秀教师作为市级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3.建立激励机制。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县市区、市直各学校组织发动情况及上传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确定各县市区、市直学校的参赛名额。对组织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并作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督导的重要参考依据。

联系人:胡连德 卢庆燕  电话:2651665

邮箱:huldsd@163.com

 

          附件:1、济宁市首届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组委会名单

                     2、济宁市首届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评价标准

                     3、 关于举办济宁市首届微课程大赛的通知.doc  

 

                            济宁市教育局        

                          二O一四年七月一日

 

 

 

附件: 1、济宁市首届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组委会名单

特聘专家:刘传河  山东省电教馆副馆长

      金  陵  江苏省苏州市电教馆原馆长

主   任:  郝  民  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运泰  济宁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

成    员: 班  冬  济宁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科员

       宫玉新  济宁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郑  慧  济宁市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张兆杰  济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科科长

       石  晶  济宁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科长

           吴昭洪  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寻素华  济宁市电教馆馆长

     下设办公室,寻素华兼办公室主任。

附件2:济宁市首届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得分

二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选题

(20分)

选题简明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10

 

设计合理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10

内容

(20分)

科学正确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10

 

逻辑清晰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10

作品规范

(20分)

结构完整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教学设计、学习指南、评测练习等,以便于其他教师借鉴与使用。

10

 

技术规范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教学设计要围绕所选主题突出重点,有针对性与层次性;学习单要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对相关资源做好链接,便于学生自由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10

教学效果

(30分)

形式新颖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 ppt 、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10

 

趣味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0

目标达成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10

网络评价

(10分)

网上评审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10

 

总计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企业文化更多
客服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