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共鱼台县委老干部局 > 工作动态 > 关于提高老干部工作满意度问题的调查研究

工作动态

关于提高老干部工作满意度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鱼台县老干部局网

2013-03-31

 

  在落实好全市老干部待遇落实工作的同时,强化服务措施,抓好文体学习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发挥作用,老干部满意度不断提高。

  老干部工作开展不平衡,老干部待遇落实方面有一定差距;老干部组织管理不到位,给老干部过组织生活、学习交流、文化活动等带来诸多不便;活动场所受限制,活动设施不完备,老干部文体活动开展不正常;基层老干部工作不规范,部分老干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老干部服务工作跟不上。

  强化领导责任,确保老有所靠;构筑展示平台,确保老有所为;加强老干部党组织建设,确保老有所教;改善基础设施、健全活动载体,确保老有所学;加强自身建设,确保老有所管。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已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全国有老年人口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其中退休干部1600多万,离休干部100多万,离退休干部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根据老干部结构的新变化调整工作思路,实现让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工作目标,是摆在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永恒的课题。另外,随着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特别是一些年高体弱、行动不便和“空巢”家庭离休干部的逐渐增多,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老干部工作满意度。因此,加强对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此次老干部工作问卷调查,共向离退休干部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涉及市直15个部门和12个县市区的老干部,实际回收410份。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基本掌握了老干部工作满意度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提高老干部工作满意度的思路和对策。

  一、老干部工作满意度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老干工作部门的指导下,全市各级老干工作部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破解老干部工作难题,老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问卷调查中,85%的离退休干部对我市老干部工作“满意”或“基本满意”。

  (一)做好待遇落实,使老干部无后顾之忧。各地各单位按照国家关于老干部“两个待遇”和“两项建设”的要求,在“情”和“实”上下功夫,深受老干部的好评。

  在落实政治待遇方面,各级老干工作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制度、坚持为老干部订阅报刊杂志、坚持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坚持做好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坚持组织老干部参观考察等。调查显示,77%的老干部能参加该参加的会议,81%的单位能至少一年通报一次情况,89%的单位能在重大节日进行走访慰问,98%的单位能订阅有关报刊,72%的单位能按规定传达有关文件。

  在落实生活待遇方面,各地各单位着力在及时调整离休干部生活补贴、调高部分离休干部医疗待遇、据实报销离休干部医药费问题等方面下功夫,确保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健康运转。调查显示,98%的离休干部离休费能及时足额发放,医药费能100%按规定据实报销,91%的单位能一年组织一次查体,96%的老干部对定点医院的服务满意或比较满意。

  在抓好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各地各单位通过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以典型带动等多种方式,有效推动了全市老干部为济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贡献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调查显示,74%的单位都建有老干部党支部或党小组,78%的老干部能够经常参加或有时参加组织生活,80%的老干部能积极缴纳党费。

  (二)抓好文体学习活动,使老干部生活开心。积极倡树“崇尚健康,健康幸福”的生活理念,组织引导老干部开展、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学习活动,全市老干部健康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全市66%的老干部能参加单位组织的文体活动,52%的老干部能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90%的老干部能通过团体活动或自己锻炼的形式进行体育活动,85%的老干部能通过集中学习、上老年大学或自学的形式坚持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给老干部带来了健康的身体,目前,84%的老干部身体状况能达到健康或一般。

  (三)引导发挥作用,使老干部老有所为。各地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自愿、量力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政治智慧和经验优势,通过调查研究、交流咨询、建言献策、指导服务等形式,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尤其是在关心下一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调查显示,66%的老干部能够参与关心下一代、传统教育、建言献策等活动,60%的老干部能够参与其他社会公益活动,较好地发挥了老干部的聪明才智和作用。

  (四)强化服务措施,使老干部得到较好照顾。针对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期的实际情况,各地各单位和老干部工作部门注重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满怀感情、主动服务,全心全意为离退休干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了急老干部所急、帮老干部所需、解老干部所难。特别是我市在探索建立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离退休干部能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得到老干部的一致好评。调查显示,有52%的老干部能够就近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干部工作开展不平衡,老干部待遇落实方面有一定差距。有19%的单位从未按规定通报情况,28%的单位不能按规定传达文件,11%的单位不能进行走访慰问,甚至有9%的单位连每年一次老干部查体都不能保证。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单位对老干部工作认识不足,个别领导对老干部工作不够重视,一些工作开展缓慢或难于开展。一是重业务工作轻老干工作。有的单位特别是一些经济部门没有把老干部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片面认为,抓业务工作是硬任务,不抓不行,而老干部工作不是中心工作,没有硬指标,抓与不抓无碍大局;个别单位甚至认为离退休干部是一种负担,麻烦事多,多管多操心,少管少操心,不管更省心。二是重管理轻服务。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仅是确保“两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还需要提供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更需要在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单位只停留在完成任务上,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满足于老做法,对新思路、新理论、新办法有畏难情绪,缺少超前研究,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成效不大。

  (二)老干部组织管理不到位,给老干部过组织生活、学习交流、文化活动等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部分破产改制重组企业的老干部,老干部与单位“脱钩”后,其组织关系转入新单位或社区后,因新单位不重视或社区功能不健全得不到妥善安置,普遍存在理论上有人管、实际上无人问的问题,导致日常教育管理服务“断档”。就机关事业单位来说,有的应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也不建立,即使建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因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不适应居住分散、年老体弱老干部的需要,也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导致老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不到位。调查发现,有26%的单位没有老干部党支部,34%的老干部很少参加组织生活,22%的老干部从不参加组织生活,48%的老干部从不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

  (三)活动场所受限制,活动设施不完备,老干部文体活动开展不正常。总体来讲,我市老干部得到了较好照顾,身体较差的只占到16%,物质生活好了,但精神生活并不丰富。调查显示,59%的老干部不和子女一起居住,58%的老干部身体常年有慢性病,有从事锻炼、参加活动的必要,但74%的老干部选择自己锻炼,56%的老干部喜欢自己学习;34%的老干部从不参加关心下一代等活动,40%的老干部从不参加其他公益活动。主要原因并不是老干部确实喜欢“单打独斗”,或缺少奉献意识,而是我市能够提供给老干部集体学习、集体活动的场所、阵地太少,给予他们发挥作用的平台搭建太少。由于种种原因,济宁市上规模的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迟迟未能建设,现有的活动学习场地规模大小,并且内设项目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老干部学习活动的需要;基层有的老干部活动场所或场地窄小、设施陈旧,或功能单一、项目单调,而稍有一些雏型的老干部活动室受资金的影响,也是杯水车薪。这些都严重影响或限制了老干部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难以形成浓厚的氛围。

  (四)基层老干部工作不规范,部分老干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老干部服务工作跟不上。领导的重视只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一个方面,但同时也需要老干部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汇报和协调作用,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从小事做起,创新方式,为老干部提供尽可能好的实在的服务。调查显示,只有22%的单位派人上门收缴党费,这与老干部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是不相称的。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老干部专兼职队伍不稳定,工作刚熟悉,又调整到别的岗位,造成工作没有连续性。另一方面老干部工作人员对老干部政策和具体业务不熟悉,也不经常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对老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强,或对老干部提出的困难把握不准,难于解决,不敢不愿上门服务。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强化领导责任,确保老有所靠。把老干部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范畴,作为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领导责任,使各级领导逐步树立“为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的理念,自觉抛弃那种“工作忙顾不上”的错误思想,转变“经费紧投入难”的消极态度,消除“有多大能耐出多大力”的满足意识,切实做到思想、感情、工作、措施“四到位”。

  (二)构筑展示平台,确保老有所为。把开发老干部人才的课题纳入全市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分类建立老干部人才库,便于加强老年人才的社会交流。要根据老干部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情况,将老干部分类组成调研咨询、科技攻关、著书立说、关心下一代等团队,并将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肯奉献的老干部推荐为各个团队的领导,有的放矢地引导和组织他们尽己所能地在促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再立新功。要建立激励机制,对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推广他们的经验,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干部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三)加强老干部党组织建设,确保老有所教。推行领导干部联系制度,所在单位党组织要通过领导干部联系制度,确定每名老干部都有在职领导联系,随时与他们沟通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凡单位有3名以上老干部正式党员的,都要单独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选好配强党支书,建立健全政治学习、三会一课、联系群众、报告工作、民主评议等适合老干部特点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并做到与在职干部党支部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同考评、同表彰;根据老干部进入“双高”期的特点,要按照“四个就近”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单位、社区、家庭和老干部部门“四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

  (四)改善基础设施、健全活动载体,确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以建立健全活动中心为抓手,积极筹措资金,配齐设施,完善功能,给老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娱乐环境。根据济宁市目前状况,结合社区“四就近”工作,活动室建设的重点应放在老干部聚居的社区、乡镇和所在单位,做到学习有场地,娱乐有设备、运动有器械;提高的重点要放在市级老年大学、活动中心建设。配备具有高中低档次的文化、健身、娱乐等活动设施,形成市有颇具规模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乡(街道)有设施完备的多功能老干部活动站,村(社区)和所在单位都有各具特色的老干部活动室等横到边、纵到底的活动网络。要紧紧围绕党的各个时期重大政治活动,采取征订报刊、发放资料、办班辅导等形式,建立以政治时事为主要内容的常规学习体系,并做到对体弱多病、行动困难的老干部实行送学到家,对文化偏低、视力不行的老干部实行帮学到位。要根据老干部的不同兴趣爱好,分类建立书画、文艺、门球、钓鱼等各种文体活动辅导骨干队伍,采取请进来教、派出去学等方法,经常对他们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指导他们以各个文体团队为依托,带动其他老干部各展其长。要以各类文体组织为龙头,以各种活动场所为阵地,以各个文体骨干为依托,采取分散练习、集中竞赛的办法,引导和组织老干部适时开展体育健身、琴棋书画、载歌载舞等五彩缤纷的文体活动,让老干部想有所得、情有所寄、能有所用。

  (五)加强自身建设,确保老有所管。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服务态度好、进取精神足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组织保证。各基层和老干部所在单位要设置专职机构,配备得力人员,切实把懂业务、会服务、能吃苦、肯奉献的同志选拔到老干部工作岗位上,确保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相适应。要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使之具有“工作很辛苦”的思想准备、“工作很重要”的思想认识、“工作很光荣”的思想境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通过鼓励业余深造、举办专班培训和开展岗位练兵等形式,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系统学习老干部工作有关政策,选择学习老年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保障、文艺体育、现代科技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政治鉴别、政策运用、调查研究、管理服务、开拓创新等能力。要教育和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以务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做到多参谋、善协调、会沟通、敢创新、勤调研,坚持每年从老干部工作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抓住一两个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调研,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力求把握工作主动权。要逐步拓宽工作范围,不断细化管理内容,变单一生活服务为全方位综合服务,根据老干部的需求差异,提供不同的服务项目,真正做到日常服务到位、重点服务到家、特殊服务到人。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