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鱼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工作动态 > 鱼台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工作动态

鱼台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文化局文广局鱼台文化广播局

2013-01-29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鱼台县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的发展思路,以弘扬孝贤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力打响孝贤文化和孝贤故里两大品牌,积极培植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了鱼台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健全。鱼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广电传媒、演出、娱乐、艺术工艺品、音像、图书报刊、艺术培训、网络经营和印刷等9大文化产业体系为主的50多个项目,涌现出了一批以山东华利雅工艺品有限公司、清河金枊园有限公司、王庙太阳贸易有限公司、鱼台麦秆画、美景游乐园等为代表的骨干龙头文化企业。

  2010年,全县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00余家。其中,网络经营单位72家,音像制品经营户26家,印刷企业13家,图书报刊11家,广告设计8家,歌舞娱乐场所3家,艺术品业15家,文艺培训业10余家,旅行社3家,民间年画、剪纸、根雕等个体企业10余家。

  拉花、柳编、草编、麦杆画等工艺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千万美元。鱼台华利雅工艺品有限公司、清河杞柳生产研发基地相继被纳入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鱼台华利雅工艺品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2008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鱼台)孝贤化节,进一步打响了孝贤文化和孝贤故里两大品牌。民间民俗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木版年画、布贴画、绾结葫芦、泥塑、根雕、前纸、皮影戏等多次参展,受到广大观众好评。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樊子迟的传说》、《宓子贱的传说》,传统舞蹈“跑竹马”,民间音乐“夯歌”,曲艺“坠子”、“落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独秆子轿”等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连续举办两届中国(鱼台)孝贤文化节,多次举办春节联欢会,元宵节灯会、民间艺术节、职工文化艺术节、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广电传媒产业发展迅速。电视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产品。目前,我县有线电视用户达8万余户,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广告业务共同发展的格局,2010年业务收入400多万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广电业务的升级拓展,广电传媒产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县现有数字电影机12台,从业人员40人,常年奔波在乡村放映,解决了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10年全县网络经营单位年营业收入达540余万元,广电传媒产业年收入400多万元,印刷企业年收入2169万元,杞柳加工企业年收入2800万元,拉花工艺年收入2100万元,草编企业年收入2200万元,鱼台麦秆画企业年收入100万元,美景游乐园年收入200万元,县剧团每年在省内外商业性演出400余场,年营业额达50万元。2010年,全县总产值达9800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6%。

  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全县各类文化事业机构7个,其中广播电视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文化馆、图书馆、豫剧团、文物管理所各一个,影剧院2个,乡镇文化站10个,农村文化大院382,农家书屋348个。建成1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鱼台支中心,为3个乡镇文化站建起了电子图书阅览室、7个村级文化大院配备了投影仪等设备。全县现有文物遗存26处(其中省级4处、市级4处、县级18处),馆藏文物268件(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我县文化基础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历史欠账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县文化馆、图书馆、文物所挤在一个狭小楼内办公,建筑面积仅为560平方米,无法达到县级馆每个馆舍(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不少于3000㎡的硬性要求,文物所没有合适的文物库房,所有文物堆放在不足20平方米的空间内,无法对外展出,更不能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文化馆硬件设施严重不达标,直接导致了正常的阵地活动无法开展,文化馆的相关职能严重削弱。县图书馆因经费紧张,已多年没有 订阅报刊和增购图书,难以开展业务。县剧团没有排练场所,除了部分养老保险等经费再无其他投入,生存都较为困难,加之演出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是基层文化站大多名不符实或有名无实。村文化大院没有配套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大多是中老年棋牌活动室和自发组织的秧歌队,缺乏功能健全、管理规范、文化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室。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鱼台县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规模较小。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没有形成规模,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用以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更少。我县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文化事业经费也有所增长,但这些经费用于大型文艺活动、和个别特殊文艺项目的多,用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少,难以保证正常业务开展。财政投入或其他融资渠道投入较少,缺少外来的有实力的投资主体,重点文化设施和文化单位的经费不足,软、硬件投入不到位。文化企业形不成规模,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全县45家娱乐经营单位中,大部分主要从事网吧、歌舞娱乐和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等文化经营项目,并且规模小,档次低,经营分散,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许多经营者因管理不善、方法不多,经营项目单一,影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文化产业专门人才不多。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文化企业缺乏一批文化修养高、创新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管理干部,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创意、包装、营销人才和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现有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亟待建立。

  四、促进鱼台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鱼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的美誉。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条件。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推进结构调整,塑造市场主体、实现多元投资,依靠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不断培植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积极扶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要坚决贯彻落实“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幅度,不能低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政策精神,对文化事业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落实好文化单位的日常工作经费、专项活动经费和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换费用,尤其要对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重点支持。鉴于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甚多的现状,近几年要特别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彻底改变我县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文化建设项目资金”,积极完善地方配套措施,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孝贤文化广场建设的步伐,规划建设集文化馆、图书馆、孝贤博物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多功能展示馆、影剧中心等一体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同时,拓宽文化事业发展思路,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增加投入,统筹安排,整合文化资源。加强公益性文化网络建设力度。乡镇文化站要名副其实,按照镇(乡)综合文化站、村文体大院的建设标准,整合文化资源,可以将文化、体育、科技、新农村建设等各类设施建设资金整合起来,建设综合性的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避免重复建设。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也要统筹安排,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内容,特别要在普及上下功夫,在提高整体水平上下功夫,在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人们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

  (二)以文化政策调整为动力,加强领导协调,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下一步,要调整充实文化产业政策,使之更科学更具操作性。一是尽快制定实施《鱼台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有关细则,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协调金融、财政、税收和工商等部门在投资融资、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发展重点文化企业。排出规模大、产值高、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秀文化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重点调度,重点扶持,重点发展。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三)建设鱼台孝贤文化产业园区。优化整合孝贤文化资源,发挥孝贤文化产业的辐射效应,进一步促进孝贤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播。要将孝贤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并组织专门班子和人员进行可行性考察论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延伸孝贤文化产业链。以孝贤文化产业园区为纽带,发挥其辐射效应。进一步对文化企业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调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力。

  (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企业规模,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从今年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我县拉花、杞柳编织、草编、麦秆画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增加值比重较高,对全县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下一步,应按照文化产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的思路,突出优势,扩大规模,重点培育扶持,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